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彰显政策性金融力量

Connor 币安官方网站 2024-12-09 43 0

□ 高常青

今年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成立30周年,也是扎根江苏服务“三农”事业发展的第30年,我们深入践行“支农为国、立行为民”职责使命,积极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地方发展大局,扎实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忠诚履职、开拓进取,在助力推动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坚定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。

坚守主责主业

推动履职服务优质高效

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江苏正在朝着“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”这一目标定位,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殷切期望,落实总行党委对江苏分行的定位要求,全行上下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决策部署,以饱满的热情坚定信心、鼓足干劲、勇挑大梁,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
三十年筚路蓝缕,三十载砥砺前行。我们从艰苦立业到求变破局,从主办粮食业务到服务乡村振兴,累放贷款超1.9万亿元,信贷规模由最初的212亿元到站稳6200亿元台阶,增长了近29倍。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,在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战略部署下,恪守政策性金融政治“本色”,高质量发展进入“快车道”,贷款余额连续跨越5000亿元、6000亿元大关。2023年,投放各类贷款超2000亿元,位列系统第一,贷款净增920亿元。今年以来,累放各类贷款1779亿元,居系统第一,贷款净增940亿元,居系统第二,乡村振兴贷款、农地贷款、长江大保护贷款累放居全系统首位,夏粮收购贷款投放连续7年全系统第一。业务创新持续推进,“共同担保基金+供应链金融”粮食市场化业务新模式,有效解决信贷支持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;数字人民币业务、国家库EOD项目、跨省联合贷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项目等为全系统探路;落地全省金融机构首单“平急两用”项目、首单自然资源部整县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、首单住建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项目,支持全省首条强农富农高速公路贯通,以先行先试的担当释放政策性金融效能。合规农发行建设持续深化,不良率一直处于同业较好水平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连续四年被监管部门评为“优秀”,支农成效受到各级地方党政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

提升政治站位

确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

回首过去创业历程,我们攻坚克难、奋勇争先,为服务国家战略、“三农”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立足当下,放眼未来,作为党领导下的政策性金融力量,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也更加深刻认识到,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坚持“党建领行、业务兴行、管理强行、人才立行、文化塑行”工作思路,在执行国家政策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做表率,在系统高质量发展中做表率,在改革创新中做表率,争创“一流业绩”,构建“一流管理”,打造“一流队伍”。

坚持党建领行,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。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机制,确保全行改革发展方向正确、行稳致远。

坚持业务兴行,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。强化职能定位,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“三农”发展。围绕农业高质高效、农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,全力服务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壮大、未来产业培育。围绕区域协调发展,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,全力服务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。

展开全文

坚持管理强行,在提质增效中持续夯实发展根基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平衡好质量、结构、规模、速度、效益、安全“六个要素”。增强底线思维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,不断积蓄动能和活力。

坚持人才立行,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队伍。坚持党管干部、党管人才原则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。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,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,让干成事的人有位置,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人才政治上的激励、工作上的支持、心理上的关怀。

坚持文化塑行,营造昂扬奋进的浓厚氛围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深刻感悟优秀文化内在的强大生命力,培塑正确的价值理念。深化培育江苏分行“创新、卓越、执行”文化,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。

强化使命担当

书写支农报国崭新答卷

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。身处江苏这片前沿热土,我们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,将立足政府所需、“三农”所盼、农发行所能,全力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作出政策性金融贡献。

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。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全力服务农业强省建设。服务粮食和能源安全。牢记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按照“保收储、增供给、当先导、防风险”的总体方针,全力做好夏秋两季粮食收购资金保障。围绕省政府有关规划,支持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的多级能源储备体系建设,加快推动省级煤炭和成品油储备业务。服务“两藏”战略。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面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,积极支持盐碱地综合治理,增加农地供给、产出能力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,围绕设施农业、农业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发力。全力支持种业全产业链发展,服务农机装备补短板。服务产业振兴发展。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,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、先行区建设。以大型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等为主体,助力培育绿色蔬菜、特色水产等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,支持一批“苏”字号知名农业品牌。支持茧丝绸、大闸蟹等竞争优势明显、抗风险能力强的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服务强链补链延链。以品牌化、园区化、规模化思路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聚焦“冷链仓储、物流节点、县域商业体系”三大领域,支持“生鲜电商+冷链宅配”“中央厨房+食材冷链配送”等新业态,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综合效益,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。

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区域重大战略、新型城镇化战略,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。支持城乡融合发展。紧紧围绕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、“城中村”改造、农民安置房、租赁住房建设、联通城乡公路和水电气热等县域公用设施提级扩能,优先支持宁锡常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,积极支持政府主导的涉农产业园区、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、特色小镇涉及的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。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。聚焦江苏水系密布、水网发达的地域优势,加大涉水链条的支持力度,依托太湖、淮河、洪泽湖、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规划,支持“水运江苏”建设。支持海洋经济发展。立足江苏省954公里海岸线,围绕沿海地区港产城融合,聚焦海洋传统产业转型、海洋新兴产业提质扩能、海洋服务业发展、滨海风貌城镇带建设,支持南通、连云港等地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和打造沿海风光带。

支持美丽江苏建设。支持生态文明建设,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擦亮“绿色银行”品牌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。围绕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,支持水力、风力、光伏、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;围绕江苏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“千家万户沐光行动”,支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、整县屋顶分布光伏开发试点等重大项目。推动生态宜居建设。学习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服务村容村貌提升、农房建设、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;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,支持“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”建设项目。积极对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、各地可再生能源规划项目库、EOD模式试点项目清单等,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推动环境治污防污。支持植树造林和水系、公路、铁路、农田等林网的建设与改造。围绕长江干支流污染防治、生态廊道等重点领域,加大对长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开展绿色金融支持力度。把湿地保护和太湖治理作为重点,助力重要湿地修复和沿岸湖滨湿地带建设。

着力打造金融样板。牢牢把握政策性银行属性,强基固本、久久为功。坚持把党建作为领行之本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,抓好理论武装这个基础,提高思想引领力;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根本,增强政治领导力;抓好全面过硬这个目标,提升基层组织力;抓好正风肃纪这个关键,强化作风推动力。坚持把管理作为强行之基。向管理要效益,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。合规为先防控风险,进一步统筹好业务发展、风险防控、合规管理之间的关系,按照“规范、精细、高效”的要求,扎实做好风险防控化解,打牢内控合规管理基础。坚持把人才作为立行之源。培养选拔政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干部;用好外部力量、做好内部培训、抓好实践锻炼,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;把青年员工培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打造有朝气、有拼劲的青年队伍。坚持把文化作为塑行之力。围绕守正求新、聚力革新、精进鼎新,培育创新文化;通过弘扬红色精神、增强精品意识、树立先进典型,培育卓越文化;从专业素养、合规理念、良好氛围和责任机制上下功夫,培育执行文化。

乘势而上开新局,砥砺奋进谱新篇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在推动江苏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中,以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果敢担当,为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。

(作者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)

评论